煤炭等溫量熱儀是一種用於精確測定煤炭等可燃物發熱量的高精度儀器,其工作原理區別於傳統量熱儀,核心在於維持絕對恒溫的測量環境以消除熱量散失誤差,主要基於熱電效應或功率補償原理實現熱量測量。
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一、核心技術原理
等溫恒定性控製
儀器通過精密溫控係統(如半導體珀爾帖元件或電加熱器)維持測量腔體處於恒定溫度(範圍通常為-40℃~100℃,精度達±0.005℃),確保整個測試過程無熱交換損失。
熱量檢測機製
熱電效應原理:利用熱電堆傳感器直接捕捉試樣燃燒或反應產生的微溫差,轉化為電信號計算熱量。
功率補償原理:動態調節補償加熱器的功率,使測量層溫度與基準層嚴格一致,所補償的功率值即等同於試樣釋放的熱量。
二、工作流程
試樣處理
將煤炭樣品置於耐高壓氧彈中充氧密封,確保全燃燒。
恒溫環境建立
氧彈放入等溫測量塊,溫控係統啟動並穩定目標溫度(如25℃±0.005℃)。
燃燒與熱測量
點火引發煤炭燃燒,釋放的熱量被熱電堆實時捕獲(熱電效應)。
或通過監測維持等溫狀態所需的補償功率變化,直接換算發熱量(功率補償)。
數據計算與輸出
係統自動記錄溫度或功率變化曲線,結合標定的熱容量參數,計算並輸出煤炭彈筒發熱量及高低位熱值。
三、技術優勢與應用
精度保障:恒溫環境規避了傳統水溫法的熱散失誤差,分辨率達0.002微瓦,測試精密度≤0.1%。
高效自動化:集成自動充氧、點火、數據采集,單次測試周期約8–15分鍾(快速法/國標法)。
典型應用:煤炭熱值檢測、電池充放電熱管理(如鋰電池產熱分析)、化工材料穩定性評估等。
注:等溫量熱儀的熱容量需定期用苯甲酸等基準物標定,維護時需重點檢查氧彈密封性及熱電傳感器靈敏度。